对比 LaTeX 与 Typst 后,写论文该选谁一目了然

我们会聊聊 LaTeX 为什么几十年来一直是科研写作的主流,也会介绍 Typst 如何以更现代的方式降低了写作门槛。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告诉你,该怎么选,才能既写得轻松,也写得专业。

更新于2025年6月30日

对比 LaTeX 与 Typst 后,写论文该选谁一目了然

写论文的时候,你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用 Word,LaTeX,还是现在流行的 Typst?”

Word 很直观,但处理数学公式、图表编号、文献引用时总让人抓狂;LaTeX 是学界“标配”,但一上来就是一堆 \begin{}、\usepackage{},对学术青椒非常不友好;而 Typst,这个近两年兴起的写作工具,号称“像 Markdown 一样简单,排版又能媲美 LaTeX”,听起来很诱人,但真的靠谱吗?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比一下这两个工具,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刚踏入科研门槛的新手,或者正纠结于选择哪种工具来写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那么你可以先不用急着打开编辑器,不妨花几分钟了解下这两种工具各自的优势、限制和适用场景。

我们会聊聊 LaTeX 为什么几十年来一直是科研写作的主流,也会介绍 Typst 如何以更现代的方式降低了写作门槛。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告诉你,该怎么选,才能既写得轻松,也写得专业。

了解LaTeX

LaTeX(读作“Lay-tech”)是一个用于科学和技术写作的专业排版系统,由计算机科学家 Leslie Lamport 在 1980 年代初期开发,基于 Donald Knuth 的 TeX 系统。它的设计哲学强调“内容与格式分离”:作者专注于写作内容,而排版细节交由系统处理。这种结构化思维,使 LaTeX 成为学术文献写作的天然工具,特别适合数学公式密集、逻辑结构严谨的论文写作。

LaTeX网站

很多科研人员喜欢 LaTeX,是因为它强大又专业——无论是复杂的数学公式、交叉引用,还是文献管理、图表控制,它都能精准处理。但它也不那么“友好”:语法有点像编程语言,排版结果要靠编译才能看到,一不小心就会遇到让人头大的报错。对于初次接触的同学来说,确实有不小的上手难度。但只要掌握了,它几乎能满足你对学术写作的所有想象。

Typst——新一代科研写作工具

如果你觉得 LaTeX 难学难用,又希望写作时能“所见即所得”,那你可能会对 Typst 感兴趣。这是一款近两年才面世的排版工具,但因为轻便、易学、现代化,正在快速走进越来越多科研写作者的视野。

Typst官网

Typst 的思路很清晰:保留 LaTeX 那种结构清晰、支持公式和引用的专业性,但去掉复杂的语法和编译过程。你只需要写正文、加几个简单的标记,就能马上看到排版效果——像在 Word 或 Notion 里写作那样直观。Typst 的语法也非常简洁,比如用 = 结果与讨论 表示标题、用 $a^2 + b^2 = c^2$ 写公式,几分钟就能上手。

我们可以通过同一段内容,LaTeX 和 Typst不同的写法上,感受Typst的简洁:

LaTeX 版本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amsmath,graphicx}

\begin{document}

\section{实验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计算了以下积分:

\[

\int_0^1 x^2\,dx = \frac{1}{3}

\]

\begin{figure}[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0.5\textwidth]{figure1.png}

\caption{实验测量结果}

\end{figure}

\end{document}

Typst 版本

= 实验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计算了以下积分:

$ \int_0^1 x^2\,dx = \frac{1}{3} $

#figure("figure1.png", caption: "实验测量结果", width: 50%)

很明显,Typst 的语法更加简洁,结构更贴近自然语言和 Markdown,阅读与编写体验都更轻松。而 LaTeX 则更“程序化”,需要调用宏包、设置环境,并对语法细节有更严格的掌控。

但是,Typst 目前有些功能比如期刊模板、文献引用系统还没像 LaTeX 那样丰富。但它已经原生支持在线协作、实时预览,不需要安装一堆宏包,网页上打开就能写。对于正在学习科研写作的新手来说,它可能是一条更轻松的入门路径,尤其适合撰写课程报告、实验总结或会议摘要等非正式文稿。

LaTeX or Typst:该使用哪一个?

先上总结:如果你追求的是快速上手、轻松协作、无需搭建环境的科研写作体验,Typst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如果你需要精细控制排版细节、符合主流期刊格式、处理复杂文献引用,LaTeX 仍然是更稳妥的主力工具。

我们快速概览一下 LaTeX 和 Typst 在科研写作中的核心差异。下面这张简要对比图,概括了它们在常见写作维度上的表现:

LaTeX和Typst的对比

其实,在选择哪一个比较合适这类问题方面,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而是取决于你当前的写作目标、技术背景和使用场景。

对于新手Typst 是更轻松的起点

正如我们上面讲到的,对于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一年级,或者第一次撰写英文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的同学来说,Typst 更值得尝试。它的语法直观、上手快,不需要搭建复杂的编译环境,也不要求你先学会宏包管理或调试技巧。你只需打开网页版编辑器,几分钟内就可以写出一个结构清晰、包含公式和图表的文档。

尤其在写作初期,当你更关注内容逻辑、语言表达而不是排版技巧时,Typst 的“所见即所得”体验,会帮你省去很多时间,也降低了“工具焦虑”。

此外,如果你正在进行的是课堂作业、小组报告、课题总结、项目材料汇总、甚至是发在 arXiv 或预印本平台的初稿,Typst 的功能已经足够,甚至会让你写得更流畅、更专注。

期刊论文、毕业论文或科研项目文档,LaTeX 更稳妥

一旦你进入正式科研流程,比如准备撰写 SCI 期刊投稿稿、硕博毕业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甚至使用导师提供的写作模板时,LaTeX 往往是唯一的选择。这并非因为 Typst 不够好,而是学术生态对 LaTeX 的接受度更高:

  • 多数期刊官方模板只提供 LaTeX 格式;
  • 合作者、导师可能已经习惯 LaTeX 工作流;
  • 投稿系统往往直接处理 .tex 文件和 BibTeX 引用格式;
  • 高级功能如子图排布、跨页对齐、脚注控制、图文混排等,仍需 LaTeX 实现。

这意味着,如果你计划从事科研工作、参与项目组写作、或将来走学术道路,掌握 LaTeX 是必要的基本技能,哪怕学习曲线略陡,也值得投入时间去掌握。

不一定“二选一”

一个更现实的建议是:从 Typst 开始写作,从 LaTeX 实现规范。

你完全可以在写作初期用 Typst 组织思路、撰写初稿,之后再根据期刊要求,将文稿迁移到 LaTeX 模板中进行排版调整。事实上,Typst 使用的数学公式语法与 LaTeX 高度兼容,这种迁移过程比想象中要简单。而在内容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切换工具,也更高效。

此外,许多教师也开始在课程中引入 Typst 来教学写作结构,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 section”“如何引用公式”,再过渡到更复杂的 LaTeX 工具链。这种方式既减少了工具门槛,又保留了科研写作的规范性。

最后

无论你最终选择哪一个,重要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你是否能用它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

如果你还在写第一篇英文报告,不妨从 Typst 开始,享受写作本身;如果你正准备投一篇 IEEE 或 Springer 论文,LaTeX 是你绕不过的“职业技能”;而如果你能熟练掌握两者,在不同场合灵活切换,那将会是你科研能力的加分项。

不被工具困住,也不盲目追求“轻巧”,这是科研写作中最成熟的选择。

撰稿人
标签
LaTeX文件Typs
目录
订阅邮件
订阅我们的邮箱后可提前获得AJE作者资源的文章,享受AJE服务的折扣,以及更多的优惠

查看 "隐私协议"

AJE提供一系列科研支持服务,助力论文成功发表!

AJE为您提供英文论文润色、学术论文翻译、期刊选择、文稿排版等一系列学术服务,我们希望可以帮助您充分发挥您的研究潜力,助力您成功将论文发布在国际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