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两院本次共新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外籍院士方面,中国科学院选举27人,中国工程院选举24人。随着增选结果揭晓,中国两院院士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在学科布局、年龄梯度、性别比例与地区分布等方面呈现更加均衡的态势。
中国科学院:73名新院士当选,平均年龄57.2岁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中国科学院于今年完成新一轮院士增选,共有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7名外籍院士当选。
从学部分布看,新当选的院士分别来自:
- 数学物理学部:14人
- 化学部:11人
-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
- 地学部:9人
- 信息技术科学部:11人
- 技术科学部:15人
年龄结构方面,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7.2岁,年龄最小44岁、最大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比为67.1%。今年共有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到908人。
中国工程院:7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8位女性科学家入选
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同步公布了本年度院士增选结果。共有71位来自工程科技不同领域的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4位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按学部统计,当选院士分布如下: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位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位
-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位
-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位
-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位
-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位
- 农业学部:8位
- 医药卫生学部:8位
中国工程院方面介绍,今年增选特别体现国家战略需求导向——
一批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国防与国家安全领域专家入选,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民营科技企业的行业领军者当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和8位女性科学家成功入选。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增至1002人。
强调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全过程严格监督
两院均指出,本次增选过程严格坚持“质量第一”和“四个面向”,突出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导向。
在候选人评审中,两院强化全流程纪律监督,对学术诚信、科研道德、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坚决防范“说情打招呼”等违规行为,确保院士队伍入口把关严格、公正透明。
同时,候选人遴选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更加注重科研贡献的实际价值和原创性。
两院院士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今年增选完成,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拥有院士908人和1002人。与往年相比,本年度增选呈现以下趋势:
- 年龄结构更合理:中青年科学家占比提升。
- 性别多元化:两院共13位女性科学家当选。
- 区域布局更均衡:西部、边远地区的科研力量继续增强。
- 产业界参与度提升:更多来自民营科技企业的工程科技人才进入两院体系。
院士作为中国科技领域和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对于凝聚高层次人才、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增选结果再度体现了中国对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
完整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