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印本与后印本有哪些区别?

本文AJE将详细介绍预印本与后印本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势及缺点,可以让你全方位的了解这两种出版模式的各自特点。

更新于2024年4月18日

预印本与后印本有哪些区别?

从历史上看,研究人员在其研究成果在期刊上发表之前都不愿公开分享。 由于科学发表过程中存在漫长的延迟,研究成果的发表可能需要14 周 8 年的时间,学术交流的速度。如果研究人员能在研究成果进入出版流程的同时,在网上发布他们的手稿,从而实现快速交流,那将会怎样?预印本作为一种快速信息传播工具,就具有这样的优势。

预印本和后印本的区别

自17 世纪学术出版体系诞生以来,人们就将通过验证(同行评审)并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即后印本 postprints)与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即预印本)区分开来。 后印本有两种类型,但略有不同: 1) 已通过同行评审并被期刊接受发表的 "后印本";2) 已由期刊排版、编辑并打上品牌的 "后印本出版物"。总体而言,这两种版本具有可比性。印后出版物的关键区别在于它已经过同行评审并被期刊接受发表。

与此相反,预印本是在正式出版前发布在开放获取库在线的论文草稿。它们可能是初稿,也可能是经过润色的作品。预印本让作者能够控制其作品的初次传播,让他们能够快速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内容主张权利并防止其被他人盗用,还能在不受出版商控制的情况下接收社区反馈。

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本是否有风险?

在Web 2.0时代,预印本大受欢迎,从2017年到2022年,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预印本服务器的预印本沉积量增长了2000%以上。尽管预印本很受欢迎,但科学界的一些人还是担心,预印本未经同行评审的正式验证,与广大受众共享并不安全。在预印本上经常可以看到由发布平台标注的免责声明,明确指出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本,因此应谨慎解读。

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同行评审过程是识别错误、欺诈和不当行为的监督机构。因此,在同行评审完成之前,不应对预印本投入太多信任。然而,印后出版物和印前出版物之间的区别远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大,因为同行评审过程并没有达到其宣传的效果。 事实上,后印本出版物中充斥着各种问题,令人质疑同行评审的价值,以及除了编辑和排版之外,预印本和后印本出版物之间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对同行评审过程的探讨表明,后印本的 "安全性 "和可靠性可能并不亚于预印本,这就鼓励继续采用和利用预印本作为传播机制,以加快科学交流的步伐。 通过研究科学行为与验证之间的关系(概述如下),预印本与后印本之间的差异得到了阐释,表明这两种版本的研究可能非常相似。

同行评审人并非总能发现错误

研究审稿人识别错误能力的随机试验表明,约75%的审稿人无法发现稿件中的重大错误68%的 审稿人无法识别结论是否得到结果支持。

造假方法难以发现

研究人员承认使用过或知道同事使用过造假方法。一项对 21 项调查进行的荟萃分析询问研究人员是否伪造过数据。超过 14% 的研究人员认识伪造数据的同事,高达 72% 的研究人员认识使用可疑研究方法的同事。

论文发表后的撤稿率正在上升

自 1975 年以来,同行评审中的欺诈行为和缺乏识别错误的能力所导致的后果是,后发表论文的撤稿率增加了 10 倍。虽然更多的撤稿可能反映了发现和删除有问题的研究的努力有所加强,但这一数量凸显了需要撤销的研究数量之多,值得我们真正关注未被发现的问题的严重性。

在2074 篇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文章中,67.4% 因不当行为被撤稿,43.4% 因欺诈被撤稿,14.2% 因重复发表被撤稿,9.8% 因剽窃被撤稿,21.3% 因简单错误被撤稿。相比之下, 对 2000 年至 2010 年间撤稿率的研究表明,错误(73.5%)比欺诈(26.6%)更常见,但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在这十年间,因欺诈而撤稿的论文在统计上显著增加。2013 年,467 篇出版物被撤稿,到 2015 年,这一数字增至 684 篇。2020年至2021年间,超过2216篇印后论文被撤稿(约占2019年至2020年间发表的所有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论文的0.35%),相比之下,只有49篇印前论文被撤稿(约占2019年至2020年间发表的所有印前论文的0.042%)。

很难找到类似成果

在心理学、遗传学、 肿瘤学、心血管疾病和 癌症等主要领域,无法重现和复制的研究数量惊人,估计在35%-90%之间。因此,相关试验的结果受到质疑。这些不可再现和不可复制的研究是通过后印本形式发表的,这进一步表明,"安全 "和 "有效 "的同行评审研究实际上可能并不安全和有效。

预印本和后印本在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人员研究了bioRxiv 中的预印本与 MEDLINE 中收录的后印本在报告质量上的差异。报告质量采用常用工具进行测量,如STROBE、STARD、ARRIVE、CONSORT 等。结果表明,经同行评审的后印本的报告得分略高,绝对差异在 4.7-5% 之间。这些绝对差异很小,意味着同行评审可能会发现研究人员在哪些方面没有包含与试验报告相关的基本信息。然而,这些结果并没有说明预印本和后印本在欺诈和偏见方面的差异,而这些质量报告量表并不是用来评估欺诈和偏见的。

结论

在我们的数字世界里,信息在几秒钟内就能在各个平台上传播,错误信息也会像野火一样蔓延,因此,我们有理由质疑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是否可以安全地在网上发布。事实证明,大量经过审核、通过正式出版流程并在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仍然可能存在错误和欺诈,有时甚至需要撤稿。

科学界不应该关注发布预印本是否安全。相反,科学界应该关注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安全的恐惧的根源。这些问题包括 1)改善对研究人员进行试验培训的方式,使他们在研究开始时就不存在偏见;2)开展研究的激励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偏见,这些偏见导致了传播危机;3)同行评审过程中用于评估研究的方法,这些方法需要重新设计,使其更加标准化,并具有评估报告质量、偏见和欺诈的结构。

如果研究界能从一开始就开展更好的研究,从而改善研究生命周期的前端,那么有关安全问题的上游后果就会减少,尤其是与优化的同行评审流程相结合时。

归根结底,预印本和后印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然而,与后印本不同的是,预印本使研究人员有能力在他们希望的时间和方式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打破了期刊订阅付费墙,使知识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取内容。所有的科学研究都需要谨慎解读,尤其是当跨越多个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都无法再现和复制时。科学界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提高研究质量,确保试验尽可能严密,尽量减少引入偏见的机会。优化研究生命周期将提高所有研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助于确保知识正确地从研究转化为实践。

撰稿人
标签
目录
订阅邮件
订阅我们的邮箱后可提前获得AJE作者资源的文章,享受AJE服务的折扣,以及更多的优惠

查看 "隐私协议"

您只需关注研究本身,AJE帮您彻底解决论文语言问题!

来自Nature的实验数据表明, 使用AJE的润色服务之后,来自中国的稿件接收率平均由28%提高到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