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这三个国家的博士生幸福感最强

最近,Nature发布了2025年全球博士生调查,结果让人有点意外——博士生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不在欧美传统科研强国,而是巴西、澳大利亚和意大利。

更新于2025年10月23日

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幸福感最强的博士生来自哪个国家?

最近,Nature发布了2025年全球博士生调查,结果让人有点意外——博士生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不在欧美传统科研强国,而是巴西、澳大利亚意大利

Nature博士生调查2025年

他们的幸福理由各不相同,却有着某种共鸣:有人因为导师和同伴的支持重新燃起信心,有人因为良好的社会保障而获得平衡,也有人尽管面对薪资焦虑,仍以热爱支撑科研的日常。

巴西:来自热带的团结与希望

据Nature报道:在亚马逊大学完成博士的材料科学家Camila Pinto,几乎经历了博士生涯中所有可能的“人生暴击”——父母离世、倦怠、抑郁。
可她依然说,博士经历是“积极的”。

她的秘诀?导师的陪伴、科研社区的团结,还有那种相信“研究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信念。

在调查中,83%的巴西博士生表示对博士经历满意,这是全球最高的数字。80%说他们“享受博士生活”,78%觉得工作有意义。
这些乐观数字,似乎是巴西式幸福的缩影。

研究者推测,巴西博士幸福感的关键在于人际支持。他们比全球平均更少抱怨“导师指导不足”,更常提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不过,钱的问题依然现实。奖学金停滞、科研预算紧张,是大家共同的痛点。但对很多人来说,在经历过政治动荡和科研削减的“黑暗时期”后,现在至少有了重新建设的希望。
“这种希望本身就是幸福。”Pinto说。

澳大利亚:平衡与包容的博士日常

澳大利亚几乎与巴西并列,博士满意度同样高达82%

他们的幸福似乎更“系统”:稳定的心理健康支持、包容的学术环境、高质量的生活节奏。
墨尔本大学的博士生Jesse Gardner-Russell说:“澳大利亚的社会安全网让博士不至于陷入孤立。免费的医疗、开放的文化、多元的同学圈子,让人很容易找到归属感。”

当然,也不是一切完美。博士津贴的确不高——年均约3.35万澳元,低于全国最低工资线。“这会让人觉得,明明在做重要研究,却不被社会重视。”他说。

但整体氛围依然积极。
户外生活方式、阳光、海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都在无形中构成博士幸福感的一部分。
正如另一位学生笑着总结:“当你在实验室外更快乐,你在实验室里也会更高效。”

意大利:热爱让博士生“苦中作乐”

意大利的博士生,同样在幸福榜上名列前茅——82%的满意度,但他们的快乐中夹杂着明显的“矛盾感”。

博士生Maria Roberta Belardo说:“我们为自己的学位感到自豪,但不得不承认,这段路并不轻松。”

意大利博士每月津贴大约1200欧元(税后约1960美元),独立性有限,研究社区也不大。
他们更多是靠热爱支撑:“很多人真的爱科研,这种热情掩盖了压力。”

意大利博士生协会(ADI)在自己的调查里也发现,一半博士生面临焦虑、抑郁或压力过大的风险,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工作负荷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协会负责人说得很坦率:“意大利博士的‘满意’,可能并不是幸福的结果,而是一种韧性。”

幸福博士的共通秘密

无论身在何处,《自然》的这份调查都总结出博士幸福的“黄金三要素”:

  • 导师的时间:每周至少和导师见面一小时,满意度显著提高。
  • 合理的工作量: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幸福感急剧下降。
  • 博士初期最快乐:刚入学的热情与期望,往往让人更满足。

钱并不是唯一变量。德国博士们经济压力小,满意度却偏低;而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博士尽管面临现实挑战,却因为文化氛围、社会支持和人际连接而更幸福。

最后

博士生活的幸福,不只是资源和制度的结果。
它往往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导师的理解、科研社群的温度,还有——那一点不肯被磨掉的热爱。

正如巴西博士Pinto说的那句朴实话:

“生活发生在博士期间,博士也发生在生活之中。”

这或许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博士生,真正的共通点。

这份调查非常有意思,感谢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Nature看看: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346-4

撰稿人
标签
博士生求职博士
目录
订阅邮件
订阅我们的邮箱后可提前获得AJE作者资源的文章,享受AJE服务的折扣,以及更多的优惠

查看 "隐私协议"

AJE是Nature首选的润色机构,解决论文语言问题更靠谱!

AJE为您提供英文论文润色、学术论文翻译、期刊选择、文稿排版等一系列学术服务,我们希望可以帮助您充分发挥您的研究潜力,助力您成功将论文发布在国际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