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其实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

今天我把Sterk和Rabe的观点重新梳理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诠释快乐写论文的,我会加上可马上用的小技巧与示例,便于科研作者落笔。

更新于2025年10月24日

写论文其实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

很多科研人提到“写论文”时,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焦虑。其实写作的核心并不神秘:它是一种把已有思路、设计与数据清晰传达给同行的活动。多年前,科研人Sterk 和 Rabe在他们那篇短文中把这件事情拆得非常清楚:先思考、再写作;把稿件拆成若干模块逐步完成;始终把审稿人放在首位——因为稿件首先要“说服”审稿人,读者才是其次。

今天我把Sterk和Rabe的观点重新梳理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诠释快乐写论文的,我会加上可马上用的小技巧与示例,便于科研作者落笔。

写作前的准备:确认三件事(数据、期刊、作者责任)

Sterk & Rabe 提醒我们,写论文前要先想清三类问题:你的数据本身有什么价值(新颖或验证性)、目标期刊与发表策略(学科期刊还是综合刊、是否需要开放获取、时效性需求等)以及署名与诚信问题(谁是真正贡献者,避免幽灵或礼物作者)。这些看似“行政化”的决定,实际上会直接影响稿件的叙事方式、写作侧重点与提交时的材料(如伦理许可、注册号、利益申报)。在准备阶段明确这些,会让后续写作少走弯路。

我认为把这些信息写成一页的“写作 brief”——数据亮点(1段)、目标期刊(1段)、作者与贡献清单(1段)。之后每次修改都拿这页来对照,判断每一节是否“回到正轨”。

写作方法的核心原则:把“思考”与“写作”分开

这是文章的核心 take-home:在开始写具体文字前,把逻辑、段落结构、必要引用都先想清楚、列好框架。Sterk & Rabe 给出了具体流程,尤其适用于引言与讨论这种需要连贯论证的部分:先画流程图,为每段设定一个中心句并写下该段需要支持的参考文献,最后把段落串成链条,再开始逐段成文。结果是写作时不会频繁被新的想法或要补查的文献打断,从而保持写作效率。

示例(引言):

  1. 在纸上/白板上画 5–6 个框:社会-疾病背景 → 具体问题 → 现状/不足 → 我们的解决思路 → 假设与目标。
  2. 每个框下写 1–2 条核心参考(作者+年份)。
  3. 写第一版草稿时把引用放在括号里,避免随手中断去检数据库查证(把查文献放在一个单独的“文献收集”环节完成)。

按章节拆解:每一节写什么、如何写

下面按 Sterk & Rabe 的章节顺序,把每节要点扩展成可操作的写作指南。

标题页

这是“最值钱的一页”:标题、作者与单位、通讯作者、资助信息、试验注册号、关键词、版本日期等都要齐全。标题要既覆盖研究内容,又能激发兴趣——既不模糊也不堆砌专业术语。原文强调:花 10–15 分钟把这页写好,对提升后续写作动力很有帮助。

写法建议:先写一个功能性标题(清楚说明研究对象与干预/比较),再写一个“吸引版”做投稿候选。把两版放到标题页,投稿前团队共同定夺。

引言

引言不是“背景堆砌”,而是要把读者一步步带到你的研究问题上。文章把引言拆为五段:总体问题 → 具体聚焦 → 为什么仍未解决 → 你的新思路 → 假设与目的。每段控制在 1–2 段落内(整段引言通常不超过两页双倍行距)。写作顺序也建议先做 flow chart,再逐段展开。

写作技巧:引言每段首句要清楚指示本段内容,结尾句要作到“引向下一段”。可在末尾直接写出主要结论句式:我们的假设是……,本研究旨在……并列出主要终点。

方法

方法部分要完整、可复现。Sterk & Rabe 建议用“Subjects—Design—Measurements—Analysis”的骨架来写,并强调包括样本量估算、入选/退出标准、伦理批准、随机化/盲法细节、设备参数与 SOP 关键信息等。任何可能影响可重复性的细节都应写出。

重点提示:

  • 招募流程、样本量计算与处理缺失数据的方法必须写清。
  • 若为临床试验,给出注册号及遵循的 CONSORT 等指南。
  • 数据库结构、谁管理数据、何时破盲也要说明(这是审稿人常问的点)。

统计与分析

这部分要讲清你如何检验假设、变换变量(如取对数)、选择检验的失败类型(单尾/双尾)、最小有意义效应量与错误概率(α/β)、以及是否按 ITT/PP 分析。Sterk & Rabe 指出:把谁做统计、用什么软件也写进去,方便审稿人判断可靠性。

对此,我也有个建议,把主要分析计划表格化写在补充材料里,正文只写关键点与理由,便于审稿快速理解。

结果

结果是事实陈述,不在此讨论原因。建议先做表格与图,把关键结果放在表头或图注里,然后以逻辑顺序(通常按分析顺序)写正文。开头先写实际纳入的样本量与基线特征,再按主次结果呈现,先主后次。不要在文本中重复表格的大量数字,但要适度强调关键数值(例如置信区间或 p 值)。另外,任何未计划的事后分析要明确标注为“post-hoc”。

这部分的小技巧:先把图表做出来,再写结果段落;这能强制你以数据为中心组织文字,而不是反过来用文字去“包装”数据。

讨论

讨论是最难写的部分,Sterk & Rabe 建议按固定的段落逻辑来写:先一句话给出“红线与 take-home message”,然后比较已有文献、列举优缺点、解释可能机制、讨论临床/实际意义,最后给出结论与未来方向。每段都要有开头句(提示本段主题)和结尾句(总结并接下去),保持连贯。

写作注意:

  • 在“优缺点”中先说强项再说弱点,弱点要诚实但不要自毁。
  • 机制解释可以适度推测,但要明确标示为“推测”。
  • 结尾段要简短且清晰:一两句总结主发现及其意义,可能的话点出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摘要

摘要应与正文结构一致:背景(rationale)、方法、结果、结论 — 建议用四小段式。摘要中选取 1–2 个最重要的定量结果(含 CI 或 p 值)来支持结论,并在结尾一句点出研究的意义或对实践的影响。不要在摘要中出现未在正文详述的新信息。

投稿后:修订、被拒与被接收的态度

Sterk & Rabe 的一句话原则值得反复引用:对审稿意见要认真对待(两遍都要认真——文章把这句话重复了两次以示强调)。修订时做“逐点回应表”,在每一条审稿意见下说明你如何修改或为什么不能修改(并简要解释理由)。被拒别慌:如果审稿人没有指出重大缺陷,可以按意见改稿后投到另一本期刊;切记不要照搬原稿逐字提交。被接收则庆祝片刻,但立刻开始准备下一篇。

最后

Sterk & Rabe 最后提示:写论文的快乐并非天赋,而是方法与练习。把写作拆成可管理的小步骤(思考 → 流程图 → 图表 → 文稿 → 修订),并在团队内形成良好的分工(谁负责数据、谁负责统计、谁负责初稿修订),可以让写作从负担变成产出与成就感的来源。按他们的逻辑走一遍,你会发现写论文其实可以更快、更清晰、更少内耗,从而回到“写作之乐”。

撰稿人
标签
学术论文写论文
目录
订阅邮件
订阅我们的邮箱后可提前获得AJE作者资源的文章,享受AJE服务的折扣,以及更多的优惠

查看 "隐私协议"

论文语言不过关?AJE英文润色超100万学者在使用!

来自Nature的实验数据表明, 使用AJE的润色服务之后,来自中国的稿件接收率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