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作者在文章被期刊接收后,会很快收到出版社的production通知,其中包括proof校样和版权协议的处理。按照大多数期刊的流程,这些环节完成后,论文就会进入所谓的“online first”阶段——有的出版社称它为early view、ahead of print或online publication。
在这一阶段,文章虽然还没有被分配到某一期的卷号和页码,但已经在出版社网站公开,带有DOI,并可被引用,通常也会被Web of Science或Scopus等数据库收录。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研究内容就正式进入公共池子。
然而,对作者来说,总有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个实验项目虽然已有核心成果,但后续数据还在补充中,提前公开可能影响后续论文的投稿;或者项目与基金结题时间节点不符,希望集中发表成果;又或者涉及正在申请的专利,如果过早披露可能会丧失新颖性。不管啥原因吧,因为,今天有作者来问AJE这个问题了,我们就来详细的解答下。
问题:能不能要求期刊延迟online发表?
理论上,延期可以,但非常非常难,这种情况也不普遍,关键要看出版社的政策和延期理由的合理性。不同出版社的态度差异很大。比如,Springer Nature通常不会轻易同意延迟,因为production有固定的排期,但如果作者能证明文章公开会引发法律风险,例如影响专利申请,编辑有时会酌情处理。Elsevier在遇到有合理理由的请求时,会考虑延后上线,但要求在proof阶段明确提出。Wiley则倾向于严格按流程执行,除非涉及保密协议或embargo(暂缓发布令)。
在实际沟通中,申请信需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请求,并说明具体原因。例如,如果是因为专利申请尚未完成,可以这样写:
Dear Production Editor,
I would like to request a delay in the online publication of my accepted manuscript (ID: JES-2025-0123), as our related patent application is still under review and public disclosure at this stage may affect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Could you please advise if it is possible to postpone the online release until September 2025?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Best regards,
[Author Name]
专利申请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延期理由之一。很多期刊在收到专利律师出具的函件后,会同意推迟文章公开,因为国际专利申请规则明确规定,申请前的公开可能影响授权结果。除此之外,涉及法律或保密要求的合作研究也常被批准延期。例如,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中,如果合同里明确了保密期限,那么提前发表可能构成违约。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与科研发布节奏有关,例如需要与重大会议、新闻发布同步,这时如果能提供合作单位的正式证明,也可能获准推迟上线。
不过,也有很多理由期刊通常不会接受,比如“想等基金结题统一发表”、“希望积累更多引用再发表”或者“个人时间安排不方便”。这些理由对期刊来说都不足以打破生产流程。尤其是如果你只是因为准备投稿另一篇相关论文而想推迟,这几乎必然会被拒绝。
因此,如果确实有延期的必要,最好在收到proof之后、文章进入正式production之前提出申请。此时流程还未完全锁定,编辑部调整的可能性最大。邮件中应当用清晰、正式的英文说明原因,尤其要突出与法律、专利、保密义务相关的风险,而不是笼统地说“due to some personal reasons”。如果能提供相关证明,比如律师函或合同扫描件,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还需要注意的是,延期online并不意味着文章完全从出版队列中消失。有些出版社会先分配DOI,但暂不激活网页,这种“技术性延迟”既能满足作者的保护需求,也不影响出版社的内部排期。不过,即使采取这种方式,部分数据库仍可能自动抓取已注册的元数据,因此在申请延期时最好同时询问编辑DOI的激活时间。
总之,非必要别申请,这需要你自己去权衡。如果你的研究确实涉及尚未公开的专利性技术,或者签有严格的保密协议,那么应当在论文接收的第一时间与期刊沟通embargo的可能性,而不是等到文章已经排定上线才试图按下暂停键。因为一旦进入production并生成公开页面,几乎没有办法再让期刊“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