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研工作中,数据分析往往既耗时又繁琐。随着大模型的发展,ChatGPT 正逐渐成为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它不仅能生成代码,还能在数据清理、统计分析、可视化和论文写作等环节提供支持。今天我们将结合具体场景,展示如何一步步利用 ChatGPT 来完成科研数据分析与写作。
生成 R 代码
当你拿到一份数据集时,可以先让 ChatGPT 生成一个最简单的 R 代码示例,帮助你快速理解数据结构。
例如,你可以要求 ChatGPT:“请帮我创建一个示例数据框,包含年份、婚姻状况、年龄、种族和宗教五个变量。”
它会给出如下 R 代码:

这一过程有两个作用:一是快速熟悉数据,二是让 ChatGPT 在后续任务中“记住”数据结构,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提示词技巧
ChatGPT 的回答质量,取决于你如何提问。科研人员在使用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具体化需求:
模糊: “帮我清理数据。”
明确: “请用 dplyr 删除数据框 sleep_data 中 sleep_total 列为缺失值的行。”
拆分复杂任务:
一次性要求: “帮我分析这些睡眠数据。”
更好方法: “第一步筛选出睡眠时间大于 6 小时的数据;第二步按物种分组;第三步计算平均睡眠时长和体重。”
明确输出格式:在提示中加上“请只输出代码”“请以表格展示”,可以减少冗余解释。
迭代优化:不用推翻重来,直接要求修改:“在刚才的代码基础上,增加一个分组条件:按性别统计平均值。”
循序渐进:先让模型画出基本图,再逐步要求调整配色、加标题、优化格式。
总结:具体、分步、明确格式、迭代优化,是让 ChatGPT 真正懂你的关键。
数据清理与准备
科研数据往往存在缺失值、异常值或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你可以让 ChatGPT 辅助发现并清理这些问题。
发现缺失值
提示词:
“请帮我检查 sleep_data 中哪些变量存在缺失值,并给出缺失值比例。”
处理异常值
提示词:
“请筛选出 sleep_total 大于 20 小时的异常数据,并输出对应物种。”
统一数据格式
提示词:
“请把日期变量 study_date 转换为 R 中的 Date 类型。”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获得一份干净、可分析的数据集。
数据分析
在数据清理完成后,可以进入统计分析阶段。ChatGPT 可以生成常见的统计方法代码,并解释其意义。
描述性统计
“请计算不同物种的平均睡眠时长和标准差。”
比较分析(t 检验、方差分析)
“请比较哺乳动物和鸟类在睡眠时长上的差异,并进行 t 检验。”
相关性与回归
“请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体重与睡眠时长的关系,并输出回归系数和 p 值。”
通过这些分析,你可以快速获得初步结论,并为论文写作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可视化
科研文章中,图表往往比文字更直观。ChatGPT 能帮你生成基础的可视化代码,再根据提示逐步优化。
直方图
“请绘制 sleep_total 的直方图,并设置合适的 bin 宽度。”
“请绘制不同物种的睡眠时长箱线图,用颜色区分种类。”
散点图
“请绘制体重与睡眠时长的散点图,并加回归直线。”
在提示词中,可以额外说明格式要求,比如“请使用深色背景”“请把标题改为中文”。这样生成的图表更符合科研展示需求。
结果解释
科研人员常常需要把统计结果翻译成学术语言。ChatGPT 在这方面也能提供帮助,但要注意控制语气,避免夸大结论。
示例提示词
“请用客观学术语言解释 t 检验结果,强调显著性水平,但不要过度解读。”
优化输出格式
你可以要求它:“请用 2–3 句话总结回归分析结果,并以论文结果部分的风格撰写。”
这样,你不仅能得到数值结果,还能得到接近学术写作的表达。
论文写作与润色
在分析完成后,你可以进一步让 ChatGPT 帮助生成论文中的部分段落。
结果部分
“请根据刚才的回归结果,写一个结果部分段落,遵循 SCI 写作风格。”
图表说明
“请为体重与睡眠时长的散点图撰写图注,要求简洁明了。”
语言润色
“请把以下英文段落润色为更符合学术期刊风格的表达。”
就论文语言润色方面,因为像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并不是专门为学术论文训练的,所以,在语言润色方面会改变原来句子原意,如果你的英文水平不是很高,很难发现,所以用ChatGPT润色时要谨慎,我们建议使用专门的AI润色工具,如Rubriq,它不会改变原意,且数据安全,可以追踪哪里修改了,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最后
像Rubriq和ChatGPT等AI工具的价值,并不是取代研究人员,而是帮助你更快地完成繁琐环节。只要掌握正确的提示词技巧,并在关键结果上保持人工审查,就能让它成为科研流程中的可靠助手。
